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中南大學舉行由鐘掘院士負責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材料與構件深部應力場及缺陷無損探測中子譜儀研制”項目啟動會,會議由國家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副主任、該項目管理工作組組長黎明主持。
國家基金委高瑞平副主任,國家基金委計劃局局長孟憲平,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副司長,湖南省科技廳姜郁文總工程師,基金委項目管理工作組專家譚建榮院士、雒建斌院士,教育部項目監理組專家南策文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柳衛平副院長,校領導高文兵、周科朝等出席了會議。
“材料與構件深部應力場及缺陷無損探測中子譜儀研制”項目以中南大學為依托單位,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參加承擔,經費7600萬元,項目周期5年。項目將通過五年時間研制成功材料與構件深部應力場及缺陷無損探測中子譜儀,用于探測材料/構件深部殘余應力場和宏觀應力場、構件損傷缺陷及周圍應力場以及材料組成相應力,服務于材料設計、構件與材料一體化設計制造與服役性能的科學評估、重大裝備安全運行的條件保證等;探索多相材料組成相之間的內應力狀態及其相互作用與變化、循環應力作用下材料/構件的損傷形成機理及其演變等科學規律。
高瑞平副主任、雷朝滋副司長分別強調指出:中子譜儀項目是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學部首批獲批的重大儀器專項項目,希望中南大學和原子能院緊密合作,積極推動項目的實施。
中南大學黨委書記高文兵致辭表示:該項目對學校的學科有很大的作用,感謝國家基金委對中南大學的支持,并承諾按照國家基金委的要求做好項目管理和服務,與合作單位原子能研究院一起在人、財和物方面全力給予保障和支持。
項目負責人鐘掘院士代表項目組向基金委、教育部領導及專家組詳細匯報了項目的整體規劃、擬解決的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研究內容與具體工作安排、任務分工等情況。基金委項目管理工作組和教育部監理組及與會的領導和專家就項目工作計劃進行了質詢并參觀了實驗場地,考察了工作環境和技術支撐條件。
項目管理工作組和監理組專家和與會領導圍繞項目方案和計劃進行了認真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科學意義和工程意義重大,工作基礎和工作條件良好。中南大學團隊長期研究高性能材料與構件及裝備制造,結合航空構件對其制造與服役過程內部應力的產生、發展與演變進行多科學視角的探索研究,在殘余應力測試與建模、缺陷無損探測、機構運動建模與精密定位控制方面研究經驗豐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擁有高通量研究堆裝置,為本項目儀器的建設提供了前提條件,在中子光學理論、中子傳輸與探測元器件等的研制和射線屏蔽系統的設計建造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積累,在建設中子譜儀的國際合作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中南大學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充分整合了現有相關資源和研究隊伍,確保本項目跨學科跨領域深度合作、順利實施,為該譜儀的研制提供了保障。該項目的目標明確、內容合理、指標先進、總體實施方案可行,一致同意該項目啟動。
姜郁文總工程師、柳衛平副院長、孟憲平局長先后在會上表示,將與中南大學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中子源和中子光學的研究基礎、研究條件和經驗,保質保量的完成中子譜儀研制任務。中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