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大家應該都還記得這句溫馨、浪漫的詩句。
3月28日,在國家食藥監管總局和公安部的聯合發布會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華敬鋒稱:國家將專設"食品藥品違法偵查局",以加強打擊食品藥品犯罪的力量。掌握拘捕等硬權力的"食藥警察",直接介入食品違法犯罪調查,將可能解決目前食藥監督中"文官"行政執法強力不足的問題,讓人們看到了國家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決心。
焦點 為何設食品藥品違法偵查局
華敬鋒昨日表示,目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呈現長鏈條跨區域案件明顯增多,犯罪手法升級、活動愈加隱蔽等新形勢、新問題。在任務很繁重的情況下,公安機關還要拿出相當一部分精力來打擊這類犯罪,而它專業性又很強。目前,雖然山東、河北、遼寧等地也成立了專門打擊食藥犯罪的總隊和大隊、支隊,但是全國還沒有從上而下,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專門專業的執法隊伍。
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表示,近20年來,發達國家大幅削減了監管部門的行政管理人員,但同時增加了技術和執法人員,試圖實現精細化和扁平化管理。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雇傭了數以千計的醫學、化學和食品工程學博士作技術支撐,還有數以萬計的執法人員巡視于企業生產第一線,他們身著統一制服甚至配有槍支。
而中國食藥監部門的技術水平和執法能力還遠遠不足,相關人員數量與行政人員出現“倒掛”。2011年全國食藥監系統擁有行政管理人員5.3萬人,但技術支撐隊伍僅有3萬余人,上述人員中有專業檢查員資質的只有1.5萬人。盡管各地食藥監部門都組建了稽查隊伍查處違法案件,但執法過程中普遍存在“以罰代刑”現象,即用行政處罰替代刑事司法責任,很難將案件移交司法機關,亦導致食品藥品制假售假的違法成本降低。